跨境電商物流普遍存在的4點問題
.1配送時間長
根據數據統(tǒng)計(以發(fā)往美國的貨品為例),郵政物流運輸中EMS配送時效為10-20天;郵寶配送時效為7-20天;中國郵政(大)小包、香港郵政(大)小包、新加坡郵政小包等配送時效為20-50天。國際快遞的配送時效為3-7天,專線物流的配送時效為15-20天。這些長達一兩周甚至數月的配送時間,嚴重制約了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(fā)展。
2.包裹無法全程追蹤
在中國境內,得益于物流業(yè)近年來的高速發(fā)展,已基本實現包裹的實時追蹤查詢。然而,跨境物流包括境內段和境外段,很多包裹出境后就無法追蹤。目的地如是使用英語的國家,可根據包裹單號的目的國快遞的官方網址查詢,但對于一些小語種國家以及俄羅斯、巴西等物流行業(yè)極不發(fā)達國家,很難查詢到包裹的投遞信息。要解決包裹的跨境全程追蹤,一方面國外段物流本身須處于高度信息化水平,另一方面需要將國內段配送方和國外段配送方的信息系統(tǒng)對接,以實現一站式全程追蹤。
3.清關障礙
跨境物流跟國內物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需要通過兩道海關關卡:出口國海關和目的國海關。在出口跨境電商中,物流的關鍵在于目的國海關,經常出現海關扣貨查驗,延長了配送時間甚至可能導致買家投訴甚至拒付。
跨境物流中造成清關障礙的原因主要有兩個:
①跨境電商賣家不重視進口國監(jiān)管制度,比如低報貨值或者沒有取得相關產品認證、侵犯目的國商品的知識產權;
②目的國海關的貿易壁壘。如進口配額、技術性貿易壁壘、濫用衛(wèi)生與植物衛(wèi)生措施、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等延長了整個物流配送時間。
4.破損甚至丟包
在郵政小包主導的跨境物流模式下,時常出現包裹的破損甚至丟包事件。在跨境物流的郵政系統(tǒng)中,從攬件到最終貨物送達客戶,往往需要經過四五道甚至更多次的轉運,很容易出現包裹的破損。而無論是郵政包裹還是使用專線物流,都存在一定的丟包率。這帶給客戶糟糕的購物體驗,也使得賣家不得不承擔運費、貨品以及客戶流失等損失。